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海南省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暂行办法的通知

时间:2024-05-18 15:36:55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9662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海南省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暂行办法的通知

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琼府办〔2008〕129号


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海南省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暂行办法的通知

各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
  《海南省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暂行办法》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八年九月十二日

海南省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暂行办法

  为推动各市、县政府和重点耗能企业切实加强节能工作,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28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考核对象、内容和方法
  (一)考核对象。
  全省19个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及洋浦经济开发区管理局;与省政府签订节能目标责任书的12家重点耗能企业:中海石油化学有限公司、海南金海浆纸业有限公司、中国石化海南炼油化工有限公司、华盛水泥有限公司、国投海南水泥有限公司、海南电网公司、华能海口电厂、三星(海南)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海南中海油气有限公司、椰树集团有限公司、海南兴业聚酯股份有限公司、武钢集团海南有限公司。
  (二)考核内容。
  年度节能目标完成情况;“十一五”节能目标完成进度情况;节能措施落实情况。
  (三)考核方法。
  采用量化办法,根据考核内容相应设置年度节能目标完成指标、“十一五”节能目标完成进度指标、节能措施落实指标。年度节能目标完成指标和“十一五”节能目标完成进度指标为定量考核指标,节能措施落实指标为定性考核指标。定量考核指标和定性考核指标合计满分为100分。具体按以下办法计算得分:
  1.年度节能目标完成指标。
  以市、县政府和12家重点耗能企业依据《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下达十一五期间市县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指标计划和重点耗能企业能源消耗降低指标计划的通知》(琼府办〔2006〕102号)确定的年度节能目标为基准,根据省统计局核定的市、县年度能耗指标和省节能主管部门认可的重点耗能企业年度节能指标,计算年度节能目标完成率。市、县政府完成或者超额完成年度节能目标的为满分,满分为20分;重点耗能企业完成或者超额完成年度节能目标的为满分,满分为40分。
  2.“十一五”节能目标完成进度指标。
  依据省统计局核定的市、县年度能耗指标和省节能主管部门认可的12家重点耗能企业年度节能指标,累加计算“十一五”节能目标进度完成率。市、县政府节能目标进度完成率达到或者超过“十一五”相应年平均进度的为满分,满分为20分;重点耗能企业节能量进度完成率达到或者超过“十一五”相应年平均进度的为满分,满分为30分(制定分年度节能目标的重点耗能企业,“十一五”节能目标进度完成率按企业确定的分年度节能目标累加计算)。
  3.节能措施落实指标。
  对市、县政府节能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评分,满分为60分;对12家重点耗能企业节能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评分,满分为30分。
  (四)考核结果。
  考核结果分为超额完成(95分及以上)、完成(80-94分)、基本完成(60 -79分)和未完成(60分以下)四个等级。
  二、考核程序
  (一)每年4月1日前,市、县政府和12家重点耗能企业将本市、县和本企业当年的年度节能目标、上年度节能工作进展情况和节能目标完成情况自查报告,报省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工业经济与信息产业局)。
  (二)省工业经济与信息产业局会同省监察厅、省发展和改革委、省国土环境资源厅、省建设厅、省国资委、省统计局、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等部门组成评价考核工作组,于每年第三季度开展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
  (三)考核工作组听取被考核单位情况汇报,完成现场核查、重点抽查和审查有关材料等后,形成节能目标责任综合评价考核报告上报省政府。
  (四)节能目标责任综合评价考核报告经省政府审定后,由省工业经济与信息产业局会同省统计局、省发展和改革委向社会公告。
  三、奖惩措施
  (一)各市、县政府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结果,交由省委组织部依照《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海南省市县(市、区)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实施办法(试行)》(琼组发〔2006〕4号)等规定,作为对各市、县政府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
  (二)考核等级为完成和超额完成的市、县政府,省政府给予表彰奖励。考核等级为未完成的市、县政府,领导干部不得参加年度评奖、授予荣誉称号等,省政府暂停对该市、县当年新建(改建、扩建)年耗能2000吨标准煤及以上的工业投资项目的节能评估。
  (三)考核等级为未完成的市、县政府,应在评价考核结果公告后一个月内,向省政府作出书面报告,提出限期整改的措施,并抄送省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整改不到位的,由省监察部门依据有关规定追究该市、县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
  (四)评价考核结果为超额完成和完成等级的重点耗能企业,省政府通报表扬,进行表彰奖励。评价考核结果为未完成等级的重点用能企业,予以通报批评,不得参加年度评奖和授予荣誉称号,不给予国家免检等扶优措施,暂停享受国家资源综合利用优惠政策,暂停核准和审批其新建(改建、扩建)的投资项目和新增工业用地。
  (五)考核结果为未完成等级的重点耗能企业,应在评价考核结果公告后一个月内提出整改措施报省政府,同时抄报省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企业所在地人民政府,限期整改。
  (六)对在节能考核中瞒报、谎报情况的市、县和重点耗能企业,予以通报批评,并对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责任。
  四、其他
  (一)上年度未完成节能目标的市、县和重点耗能企业,其未完成的节能任务分摊到以后年度完成。
  (二)节能目标评价考核计分办法根据节能工作需要,按年度进行调整。
  (三)节能措施落实指标中的有关考核内容,需提供相关的正式文件材料。


附件:
http://www.hainan.gov.cn/code/manager/download.php?file=2008/09/4704/1222305857.doc
1.2007年市、县政府节能目标评价考核计分办法
2.2007年重点耗能企业节能目标评价考核计分办法


关于印发《中国人民建设银行技术改造贷款内部管理规程》的通知

中国建设银行


关于印发《中国人民建设银行技术改造贷款内部管理规程》的通知

1989年5月3日,中国人民建设银行

建设银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行,计划单列市分行:
现将《中国人民建设银行技术改造贷款内部管理规程》印发给你们,请布置执行。
本规程为内部管理工作掌握执行的文件,不宜对外单位提供原本。执行中遇到的问题和改进建议请及时报告总行。

附件一:中国人民建设银行技术改造贷款内部管理规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目的和依据
为了加强和完善技术改造贷款管理,逐步建立科学的内部管理工作程序,提高信贷资金使用效益,依据国家有关法规和现行固定资产投资计划、信贷计划管理体制及《中国人民建设银行技术改造贷款办法》,特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 贷款管理原则
建设银行技术改造贷款管理,必须遵循下列原则:
1、执行国家有关经济法规,以及《中国人民建设银行技术改造贷款办法》(以下简称《技改贷款办法》),和建设银行有关贷款核算、管理的规定;
2、技术改造贷款的发放,应按规定纳入国家技术改造投资计划和建设银行信贷计划,符合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国家投资、信贷政策;
3、对申请贷款的项目,坚持先调查评估,后审定贷款,自主择优选项,分级审查批准;
4、恪守信誉,履行合同,按贷款计划供应资金,按规定期限收回贷款。
第三条 贷款管理方式
建设银行技术改造贷款按下述方式进行管理:
系统内实行“统一计划,分级管理,切块周转,余额控制”。并根据国家有关中、短期信贷政策相应调整控制方式。
对借款单位实行贷款指标管理。借款单位在建设银行核定的贷款指标内支用贷款。
第四条 贷款审批权限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技术改造贷款项目按投资总额划分为:限额以上项目(以下简称限上项目)、限额以下项目(以下简称限下项目)和小型技术改造项目。
1、限上项目和国务院各部门商总行直接安排的限下、小型项目,由总行审查批准。
2、限下项目和小型技术改造项目的审批权限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分行(以下简称各分行)自行确定。
第五条 贷款项目管理
根据项目建设过程,贷款项目按三个阶段进行管理;
1、前期管理:从接受借款申请到贷款审查批准;
2、中期管理:从批准贷款到项目竣工投产;
3、后期管理:从项目竣工投产到还清全部贷款本息。

第二章 贷款前期管理
第六条 受理贷款申请
对需要向建设银行借款的单位,在技术改造项目建议书批准后, 经办行可受理其借款申请,并要求借款单位按规定格式填制《技术改造借款申请书》(以下简称《借款申请书 )和有关文字说明。
第七条 签发贷款意向书
经办行在收到《借款申请书》后,应根据项目建议书和《借款申请书》的内容,进行项目立项可行性和必要性调查,审查其是否符合国家投资政策、产业政策、行业发展规划和本地区经济发展规划,同时对借款单位经营状况、建设条件、新增效益和还款能力等进行初步调查。对基本符合《技改贷款办法》所规定贷款条件的项目,写出初步调查报告,并按贷款审批权限在《借款申请书》上签署意见逐级上报。审批行依据调查的情况,视计划平衡和资金承受能力,择优确定意向性贷款项目。其中,贷款额200万元以上的项目,由审批行书面通知经办行向借款单位签发贷款意向书(附式一);贷款额200万元以下的项目是否签发意向书,由各分行自行规定。未得到意向性受理的贷款项目,经办行或审批行在《借款申请书》签署否定意见后,由经办行将《借款申请书》退回借款申请单位。地方限上项目在上报初步调查报告的同时,各有关分行还应根据本行信贷计划平衡和资金情况书面表明承诺意见。
第八条 项目评估
贷款额200万元以上的意向性项目,有关行对借款单位提送的经过论证或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或设计任务书)按照总行制定的评估办法,进行系统、全面的评估论证,在三个月内,写出评估报告(个别有时间要求的,按具体要求办理);对贷款额200万元以下或工期一年以内的意向性项目在技术改造方案或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准以后,做进一步调查和简易评估,在二个月内写出调查报告。评估或调查报告应逐级上报审批行审查批准。
第九条 贷款审批
审批行对所属行上报的评估(调查)报告及有关文件,要按照贷款条件进行复查。各级行在审批权限范围内,对具备贷款条件的项目,按信贷计划和资金的情况进行最终决策。对批准的贷款项目,要向经办行和有关行下达《批准贷款通知书》(附式三);不予批准贷款的项目,审批行在借款申请书上签署意见,逐级退回经办行,并最终退还借款申请单位。
各级行在贷款审批时,应明确责任,由审批行填制《技术改造项目贷款审批表》(附式二),并严格内部审批制度。
第十条 参与初步(扩初)设计审查
对按规定编制初步(扩初)设计的项目,有关行要参与初步(扩初)设计的审查,对初步(扩初)设计的内容,要与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建设银行的评估(调查)报告等内容进行对比分析,对有关内容与原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项目评估(调查)报告不符合的,或与《批准贷款通知书》不一致的,要提出审查意见,逐级上报审批行重新审定。

第三章 贷款中期管理
第十一条 纳入年度投资计划
贷款项目批准后,应按规定纳入年度技术改造投资计划。总行批准的项目,由总行与国家计委和有关部门衔接,纳入国家年度技术改造投资计划;其它项目按照审批权限由审批行根据建设需要和资金供应可能,与同级计划部门衔接,纳入各地区年度技术改造投资计划。
第十二条 合同签订
贷款项目经批准并按规定纳入年度技术改造投资计划后,经办行要依据《批准贷款通知书》与借款单位签订借款合同、同时,应根据借款单位的资信程度,对需要担保的单位,要求借款单位以产权属已的物资和财产设定抵押或提供符合条件的第三方保证人担保。抵押或担保协议作为借款合同的附件,必要时可办理公证手续。借款合同生效后,经办行应在3日内将合同副本分送贷款审批行及有关管理行。在借款合同执行过程中,如遇国家调整利率,经办行信贷部门应书面通知借款单位和本行会计部门调整利率(附式四),通知书由借款单位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公章后于15日内返回经办行一联。逾期未表示不同意见,即视合同变更成立。调整利率通知书作为借款合同的附件(逾期未返回的用备用联)。
第十三条 指标核定
借款合同生效后,经办行信贷部门在年度信贷计划内按照借款合同用款计划和年度投资计划,结合工程进度,向借款单位一次或分次下达《核定贷款指标通知》(附式五),同时抄送同级会计部门一联,作为借款单位开立帐户和支用贷款的依据。核定的贷款指标是借款单位支用贷款的最高额。
第十四条 贷款支用
对已开立帐户的借款单位,在按规定存足自筹资金的同时,经办行应按照借款合同年度分季(或分月)用款计划及建设进度,通知借款单位一次或分次办理转存手续。如借款单位未能按期转存,经办行可代为划转。借款单位从存款户支用贷款时,经办行要协助借款单位合理使用资金。
第十五条 贷款检查
在贷款使用过程中,经办行要定期查阅借款单位会计、统计报表等有关资料,并经常深入施工现场,主动协助借款单位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检查了解贷款用途是否符合批准文件的有关规定;支付建筑安装工程价款是否与建设进度相适应;设备购置是否与设计规定的设备清单及定贷合同相符;其它费用是否符合规定等。对概算超支的项目,要督促借款单位查明原因,上报审批机关调整概算,落实资金来源;如发现有擅自扩大建设规模、提高设计标准、搞计划外项目和其他严重违反财经纪律等重大问题,应督促借款单位纠正,并向有关部门和上级行反映。对挤占挪用的贷款资金,应填制《制止挤占挪用贷款通知书》(附式六),通知借款单位限期归还,并按规定加收罚息。逾期不归还的,经办行应停止向该单位发放贷款,并追回被挤占挪用的贷款。
第十六条 参与竣工验收
贷款项目竣工后,有关行要参与竣工验收工作,并全面了解项目的资金实际支用、设备运转、经济效益以及预计达到设计能力的期限、全部回收投资的年限等情况,分析投入与产出比率,并提出验收意见。

第四章 贷款后期管理
第十七条 关心借款单位的生产经营
贷款项目竣工投产后,经办行要积极协助借款单位搞好生产,改善经营管理,在有可能的条件下,帮助单位解决产、供、销中的有关实际问题,促进贷款项目尽早实现经济效益。
第十八条 贷款利息计收
坚持“先收息,后收本”的原则,经办行会计部门要根据借款合同确定的借款期限、利率,按季结收利息,贷款利息从借款单位存款户中扣收,存款不足的,从贷款指标结余中扣收。在项目尚未还清贷款期间,信贷部门要积极催收到期和逾期贷款本息。除按国家规定的关停、破产企业,经总、分行批准可以减免贷款利息外,其他任何部门和个人,均无权擅自减免贷款利息。
第十九条 到期贷款回收
1、在借款单位编报年度生产财务收支计划之前,经办行要根据借款合同填制《到期贷款通知单》(附式七),发送借款单位,与借款单位商定分月或分季还款计划,并促请借款单位对商定的还款计划与财税部门衔接落实,纳入单位生产财务收支计划,并及时填制《年度还款计划表》返还,作为建设银行年度组织收贷的依据。
2、在还款期间,经办行要及时了解借款单位经济效益和资金情况,督促按期还款。对有还款资金来源而不按期偿还贷款的,经办行除通知借款单位限期归还外,要视同挤占挪用贷款加收罚息。
第二十条 贷款展期
在借款合同执行过程中,借款单位确因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或由于国家重大经济政策的调整而影响按期还款者,经办行可根据借款单位展期还款的申请(附式八),在全部贷款到期前3个月内核实情况,对确能在贷款展期期间还清贷款的,可逐级上报,经审批行审查批准,下达《贷款展期批准书》(附式九)。经办行据以与借款单位对贷款期限、利率档次、还款计划、担保协议等作出书面变更,作为原借款合同的附件。其借款期限应连续计算。补充借款合同应抄送原合同分送单位。
贷款只准展期一次,原贷款期限3年以上的项目,展期一般不得超过3年;3年以下的项目,展期不得超过原贷款期限。对贷款展期要从严掌握,地市以下的经办行直接审批的项目,展期需报上一级行核批;其他项目展期由原贷款审批行核批,并报上一级行备案。
第二十一条 逾期贷款处理
凡未按借款合同规定履行分年还款计划而发生逾期贷款的,经办行应及时向借款单位和第三方保证人发出《催还逾期贷款通知书》(附式十),限期归还,并按规定加收罚息,同时需要了解情况,分析原因,促其归还。通知书发出3个月后,借款单位仍不能如数归还逾期贷款时,经办行应按所定担保协议办理,或报请有关主管部门运用经济、行政和法律手段收回逾期贷款。
第二十二条 借款单位变更经营方式的处理
在借款合同的执行过程中,借款单位因实行承包、租赁、转让、兼并等而变更经营方式的,经办行要主动掌握了解借款单位经营方式的变更过程,变更后的形式、期限、收益分配方式,留利使用和债权、债务处理等经济财务情况。要把归还贷款资金来源落到实处。必要时应签订新协议,以保证有关债权债务关系继续得到有效实施。
第二十三条 贷款呆帐处理
贷款项目因遭受重大自然灾害或企业宣告破产而丧失还款能力的,建设银行要及时参与借款单位的财务清理,督促企业还款。确实无法收回的差额部分,要按照财政部和建设银行有关呆帐处理规定的审批权限逐级上报审批,从各行提取的贷款呆帐准备金中核销。核销呆帐必须从严掌握。
第二十四条 贷款项目总评价
贷款额200万元以上的项目,在还清全部贷款后3个月内经办行要进行项目回访,填制《技术改造贷款项目总评价报告表》(附式十一),撰写贷款项目总评价报告,逐级上报审批行和有关行。报告由两部分组成:
一、对项目建设的成功与否进行分析、评价和总结。重点考察建设项目是否符合国家技术改造项目管理程序和投资方向;建设期、投资时间、投资额、技术改造后的新产品技术经济指标等是否达到设计文件的要求和项目投资效果。
二、总结、评价建设银行对贷款项目的管理工作。包括在贷款前期、中期、后期管理阶段的选项、调查、评估、发放、回收等各个环节的做法是否符合贷款管理办法和管理规程;贷款评估的各项指标是否准确;贷款手续是否完备;贷款是否做到了按期发放和回收;贷款检查、监督和对贷款项目的服务工作是否有所增强等,总结经验,提出改进意见。

第五章 综 合 管 理
第二十五条 参与编制信贷计划
各级行信贷部门要按贷款项目管理权限、项目借款合同分年用款计划和实际用款进度,预测下年度贷款发放计划,同时根据借款合同确定的年度还款计划,结合日常掌握的贷款项目经济效益情况,预测下年度还款能力,编制《技术改造贷款计划申报表》(附式十二),作为同级计划部门和上一级信贷部门编报下年度信贷计划的参考依据。各分行应于每年10月底报送总行。
第二十六条 贷款计划管理
总行在国家核定的年度技术改造贷款计划内,以各分行筹措资金能力、技术改造贷款的管理情况和省、市固定资产现状为依据,参考各行上报的信贷计划,进行综合平衡,核定各分行年度技术改造贷款发放、回收和余额计划。除国家规定发放计划实行指令性控制的年度外,一般年度实行年末余额控制,不得突破。没有完成当年贷款回收计划和核定的存款计划的,相应减少贷款的发放额。各分行对所属行的计划管理办法自行确定。
总行安排的中央限上和国务院各部门商总行直接安排的限下、小型技术改造贷款项目,原则上由总行核定发放计划和余额计划,年度执行中情况发生变化的,由总行商有关分行调整计划。这部分项目和总行安排的地方限上项目贷款回收计划,由总行依据借款合同确定的分年还款计划核定,随同信贷计划下达,其中交回总行80%(下达计划时明确贷款回收方式的项目按特定方式处理)并相应调减有关分行余额计划,20%留给有关分行周转使用;总行不对项目实际回收数逐项考核收回。地方贷款项目各分行应在总行核定的切块计划内安排。
第二十七条 参与资金调度
在年度计划执行中,各级行信贷部门要协助计划部门预测贷款项目各月和各旬的资金使用进度及回收进度,分析变化情况,掌握资金运用动态,编制年度按季用款计划。以利灵活调度资金,保证资金合理供应。
第二十八条 贷款工作报告制度
各级行应在年中和年末撰写工作报告,着重检查总结贯彻国家经济建设方针、信贷政策的指导原则的经验,技术改造贷款计划的安排执行情况和平衡措施,贷款的重点投向及其变化因素,对贷款项目的选择、评估、发放、回收及与借款单位密切配合的做法和经验,建立与健全内部管理工作制度所取得的成绩,以及对加强技术改造贷款的管理和开展业务工作的要求和建议等。
文字报告要做到数字完整,情况明了,内容求实,文字简炼,并注意整理归纳典型材料,以便推广交流。各分行工作报告应在每年7月30日前和下年度2月15日前一式二份上报总行。分行对所属行上报时间自行确定。
为了及时掌握技术改造贷款情况,限上贷款项目,经办行要编报《限上贷款项目情况报告单》(附式十三)和《限上技贷项目基本情况报告表》(附式十四),分别在季度终了后15天内和年度终了后40日内经分行审核后报总行。
第二十九条 建立与健全贷款项目档案
为了全面掌握技术改造贷款项目的情况,各级行要对经办管理的技术改造贷款项目,根据贷款额度大小,分户逐项建立繁简不同的贷款项目档案。项目档案的内容主要应包括:
1、项目档案目录表;
2、项目立项批准文件:包括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扩初)设计(或方案)等;
3、贷款文件:包括借款申请书、项目评估(调查)报告、贷款审批文件、借款合同、担保协议、公证书、核定贷款指标通知单、贷款发放、回收数据等;
4、工程情况和往来文件:包括建设过程中的动态资料,借款单位的各种报告等文件;
5、竣工验收文件:包括竣工验收报告、竣工决算及有关部门批复;
6、借款单位经济财务状况:包括借款单位各个时期的财务动态、项目竣工投产后每年实现的经济效益等;
7、贷款项目总结。
经办行还应以此为依据,建立项目原始记录卡,并及时将项目建设过程中有关动态上报管理行备案。贷款项目本息全部收回、注销帐户后,经办行应将上述全部资料,按顺序装订成册,审核归档存查。
第三十条 贷款考核指标
为了促进全行不断提高技术改造贷款管理水平,每年年度终了,实行技术改造贷款逐级考核制度。考核指标暂定以下几项:
本年实际发放额
1、发放计划控制率=---------------- ×100%
本年发放计划
(发放计划指令性控制年度考核用)
本年实际新增余额
2、余额控制率=---------------------- × 100%
核定本年计划新增余额
3、到期贷款回收率=[ 本年实际回收贷款额÷(本年到期贷款额<含本年展
期贷款>+上年末逾期贷款余额)]×100%
本年末逾期贷款余额
4、逾期贷款率= --------------------- ×100%
本年末贷款余额
5、逾期贷款下降率=[(上年末逾期贷款余额-本年末逾期贷款余额)÷上
年末逾期贷款余额]×100%
6、到期贷款展期率=[本年展期贷款额÷(本年到期贷款额<含本年展期贷款>+上年末逾期贷款余额)]×100%
总行今后将按上述指标,考核各分行。各分行对所属行的考核指标、办法,可自行确定。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一条 信贷计划与总行脱钩的分行,除贷款计划管理、审批权限外,均参照本规程办理。
第三十二条 各分行可结合实际情况,制定补充规定或实施细则,并报总行备案。
第三十三条 本规程自颁发之日起执行。

附件二:附式1-14及说明
各附式:
同意签发技术改造贷款意向书的通知
编号( 年)第 号
行:
你行 年 月 日报来的
项目技术改造借款申请书和初步调查报告收悉,经研究同意你行向借款单位签发 万元贷款意向书,特此通知。
建设银行 行(签章)
年 月 日
________________
注:第一联留存;第二联送经办行;第三联送有关行。
附式二: 技术改造项目贷款审批表
编号( 年)第 号
┌──────┬───────┬─────┬──────┐
│借款单位名称│ │ 项目名称 │ │
├──┬───┴───────┴─────┴──────┤
│项目│ │
│内容│ │
├──┴┬─────┬────┬─────┬──┬───┤
│批 准│ │申 请│ │贷款│ │
│总投资│ │技改贷款│ │期限│ │
├──┬┴─────┴────┴─────┴──┴───┤
│ 项 │ │
│ 目 │ │
│ 简 │ │
│ 要 │ │
│ 情 │ │
│ 况 │ │
│ 说 │ │
│ 明 │ │
├──┼─┬─────┬──┬────┬─┬──────┤
│ │产│ │ 利 │ │还│ │
│ 经 │值│ │ 润 │ │款│1. │
│ 济 │ │ │ │ │资│2. │
│ 效 ├─┼─────┼──┼────┤金│3. │
│ 益 │税│ │ 折 │ │来│4. │
│ │金│ │ 旧 │ │源│ │
├──┼─┴───┬─┴─┬┴────┴┬┴┬─────┤
│ 经 │ │处(科)│ │行│ │
│ 办 │ │ 领 │ │领│ │
│ 人 │ │ 导 │ │导│ │
│ 呈 │ │ 人 │ │审│ │
│ 报 │ │ 审 │ │批│ │
│ 意 │ │ 核 │ │意│ │
│ 见 │ 年 月 日│ 意见 │ 年 月 日 │见│ 年 月 日│
├──┼─────┴───┴──────┴─┴─────┤
│ 备 │ │
│ 注 │ │
└──┴────────────────────────┘
附式三:批准贷款通知书
编号( 年)第 号
建设银行 行:
根据你行报送的 ,
现批准对 项目发放技术改造贷款,请按下述内容与借款单位签订借款合同:
┌─────────────────────────────────────────┐
│借款单位: │
├─────────────────────────────────────────┤
│项目内容: │
├─────────────────────────────────────────┤
│批准贷款控制数(大写金额): (¥ 万元) │
├─────────────────────────────────────────┤
│贷款期限: 从 年 月到 年 月,共计 个月 │
├─────────────────────────────────────────┤
│贷款利率: │
├─┬──┬───┬───┬───┬───┬─┬──┬───┬───┬───┬───┤
│用│年度│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四季度│还│年度│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四季度│
│款├──┼───┼───┼───┼───┤款├──┼───┼───┼───┼───┤
│计│ │ │ │ │ │计│ │ │ │ │ │
│划├──┼───┼───┼───┼───┤划├──┼───┼───┼───┼───┤
│万│ │ │ │ │ │万│ │ │ │ │ │
│元├──┼───┼───┼───┼───┤元├──┼───┼───┼───┼───┤
│ │ │ │ │ │ │ │ │ │ │ │ │
├─┴──┴───┴───┴───┴───┴─┴──┴───┴───┴───┴───┤
│其他: │
│ │
└─────────────────────────────────────────┘
请将合同副本报我行。
签发单位(章): 业务负责人: 经办人:
签发日期: 年 月 日
抄送:
附式四:中国人民建设银行技术改造贷款调整利率通知书
根据
现对你单位 年 月向我行所贷 年期技术改造贷款(借款合同号为 )尚未归还部分 万元的贷款利率由原月息 ‰调为月息 ‰,新利率从 年 月 日起执行。如不能承受新利率,请于10日内还回借
款。请你单位于十五日内返回意见,逾期未表示不同意见,即视合同变更成立。
本通知书作为借款合同的附件。
中国人民建设银行 行
年 月 日
借款单位意见:
单位负责人: 借款方(签章)
年 月 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第一联留存(备用);第二联送本行会计部门;第三、四联送借款单位签章后留存一联,退贷款银行一联。
附式五:核定贷款指标通知
第 号
年 度

贷款种类 _______________ 贷款级别
________________
贷款单位 _______________ 主管部门
________________
贷款经办行_______________ 核定指标行________________
┌───┬─┬─┬─┬─┬─┬─┬─┬─┬─┬─┬─┬─┬───┬─┬─┬─┬─┬─┬─┬─┬─┬─┬─┬─┬─┐
│ │十│亿│千│百│十│万│千│百│十│元│角│分│ │十│亿│千│百│十│万│千│百│十│元│角│分│注:
│本次核├─┼─┼─┼─┼─┼─┼─┼─┼─┼─┼─┼─┤累计核├─┼─┼─┼─┼─┼─┼─┼─┼─┼─┼─┼─┤核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批签
│定指标│ │ │ │ │ │ │ │ │ │ │ │ │定指标│ │ │ │ │ │ │ │ │ │ │ │ │人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员行
├──┬┴─┴─┴─┴─┴─┴─┴─┴─┴─┴─┴─┴─┼───┴─┴─┴─┴─┴─┴─┴─┴─┴─┴─┴─┴─┤在留
│ │ │ │一作
│ 说 │ 根据 年 月 日 │ 签发行盖章 │联记
│ │ 号文件核定. │ │上帐
│ │ │ │签凭
│ │ │ │章证
│ 明 │ │ 复核 记帐 │ , 。
└──┴────────────────────────┴───────────────────────────┘
行长 业务主管 经办人
年 月 日
附式六:制止挤占挪用贷款通知书
编号( 年)第 号
┌──┬────┬──────┬──────┬────────────┐
│ 借 │ 全称 │ │ 正常利率 │ │
│ 款 ├────┤ ├──────┤ │
│ 单 │ 帐号 │ │ 挪用贷款 │ │
│ 位 │ │ │ 加罚利率 │ │
├──┴────┼───┬──┼─┬─┬─┬┴┬─┬─┬─┬─┬─┬─┤
│ │ │ │千│百│十│万│千│百│十│元│角│分│
│ 挪用贷款 │人民币│ ├─┼─┼─┼─┼─┼─┼─┼─┼─┼─┤
│ 金 额 │(大写)│ │ │ │ │ │ │ │ │ │ │ │
├───────┴───┴──┴─┴─┴─┴─┴─┴─┴─┴─┴─┴─┤
│ 挪 用 贷 款 明 细 │
├────────┬────┬────────────────────┤
│ 挪 用 日 期 │ 金 额 │ 简 要 情 况 │
├────────┼────┼────────────────────┤
│ 年 月 日│ │ │
├────────┼────┼────────────────────┤
│ 年 月 日│ │ │
├────────┼────┼────────────────────┤
│ 年 月 日│ │ │
├────────┼────┼────────────────────┤
│ 年 月 日│ │ │
└────────┴────┴────────────────────┘
经查上述贷款被你单位挤占挪用,我行将按合同规定加罚利息。请在接到本通知后一个月之内纠正退回。逾期不改的将采取必要的制裁手段。
中国人民建设银行 行
年 月 日
行长: 业务主管: 经办人:
____________________
注:第一联留存;第二联送会计部门登记,据以办理罚息手续;第三联通知 借款单位;第四联送担保单位。
附式七:到期贷款通知单
编号( 年)第 号

根据 年第 号借款合同规定,你单位 年到期贷款本息 万元。请抓紧落实还贷资金来源,与税务、财政、主管部门衔接后,务于 月 日前将《年度还款计划表》(附后)送我行。到期贷款情况见下表:
贷款种类: 单位: 万元
┌───┬───┬───┬───────────────────┐
│ │ │ │ 本 年 到 期 应 还 贷 款 │
│合 同│借 款│上年末├───┬─────┬────┬────┤
│ │ │贷 款│ │ 以前年度 │ 本年应 │ │
│贷款额│期 限│余 额│合 计│ 应还本金 │ 还本金 │借款利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建设银行 行(签章)
年 月 日

注:第一联留存;第二联送借款单位;第三联送担保单位。
年度还款计划表
(贷款种类: )
中国人民建设银行:
根据( 年)第 号借款合同规定和我单位实际情况,经落实,现编送年度还款计划,请审查。
年度 单位: 元
┌──────────┬────────────────────┐
│ │ 金 额 │
│ 项 目 ├───┬───┬───┬───┬────┤
│ │全 年│一 季│二 季│三 季│ 四 季 │
├──────────┼───┼───┼───┼───┼────┤
│ 一、资金来源合计 │ │ │ │ │ │
├──────────┼───┼───┼───┼───┼────┤
│ 1.固定资产折旧基金 │ │ │ │ │ │
├──────────┼───┼───┼───┼───┼────┤
│ 2.企业自有资金 │ │ │ │ │ │
├──────────┼───┼───┼───┼───┼────┤
│ 3.利润 │ │ │ │ │ │
├──────────┼───┼───┼───┼───┼────┤
│ 4.税金 │ │ │ │ │ │
├──────────┼───┼───┼───┼───┼────┤
│ 5. │ │ │ │ │ │
├──────────┼───┼───┼───┼───┼────┤
│ 二、还本付利息 │ │ │ │ │ │
├──────────┼───┼───┼───┼───┼────┤
│ 1.利息 │ │ │ │ │ │
├──────────┼───┼───┼───┼───┼────┤
│ 2.本金 │ │ │ │ │ │
├──────────┼───┴───┴───┴───┴────┤
│ 建行审查意见 │ │
│ │ │
└──────────┴────────────────────┘
借 款 单 位 (公章)
负 责 人 (签章)
财务负责人 (签章)
编 报 时 间 年 月 日
附式八:贷款展期申请书建设银行 行:
我单位于 年借款 万元(借款合同编号为 年 号),贷款期限为 年 月至 年 月,由于
等原因,不能按原规定期限归还,特申请展期 个月。贷款期限修订为年 月至 年 月;还款计划为: 年 月 万元; 年
月 万元; 年 月 万元。请予批准。
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展期贷款测算资料
借款单位: (公章) 担保单位: (公章)
负 责 人: 负 责 人:
经 办 人: 经 办 人:
年 月 日
建设银行审查意见:
行:
年 月 日
行:
年 月 日
行:
年 月 日
附式九:贷款展期批准书
编号( 年)第 号
建设银行 行:
根据 的贷款展期申请和你行的审查意见,现批准该单位所借技术改造贷款 万元(借款合同号为 年号)展期 个月。贷款期限修订为年 月至 年 月。贷款利率相应调整为月息 ‰。请据此与借款单位重新签订合同并调整还款计划。重新签订的合同与还款计划请报送我行一份。
┌───┬────┬────┬────┬────┬────┬───┐
│ │ 年 度 │一 季 度│二 季 度│三 季 度│四 季 度│合 计│
│ ├────┼────┼────┼────┼────┼───┤
│ 还 │ │ │ │ │ │ │
│ 款 ├────┼────┼────┼────┼────┼───┤
│ 计 │ │ │ │ │ │ │
│ 划 ├────┼────┼────┼────┼────┼───┤
│ │ │ │ │ │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此单一式 联。有关行、借款单位、担保单位各一联。
附式十:催还逾期贷款通知书
编号( 年)第 号
借款单位:
担保单位:

项目,根据( 年)第 号借款合同,向我行实际借款 万元,此项借款已有 万元于 年 月 日到期。除已还款 万元外,尚有 万元逾期未还。请在接到本通知3个月内如数偿还,并结清应付和加收的利息。特此通知。
中国人民建设银行 行(签章)

年 月 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第一联留存;第二联送借款单位;第三联送担保单位;第四联送本行
会计部门。
附式十一:技术改造贷款项目总评价报告表
借款单位____________ 项目名称______________
企业性质____________ 隶属关系______________
┌──────┬────┬─────┬─────────────┐
│ │批准计划│实际完成 │ 经 济 效 益 │
├──────┼────┼─────┼───┬────┬────┤
│ 建设期 │ │ │ 指标 │计划数 │ 实际数 │
├───┬──┼────┼─────┼───┼────┼────┤
│ │开工│ │ │ 产值 │ │ │
│开、竣├──┼────┼─────┼───┼────┼────┤
│工日期│竣工│ │ │ 税金│ │ │
├───┴──┼────┼─────┼───┼────┼────┤
│ 改扩建面积 │ │ │ 利润│ │ │
├──────┼────┼─────┼───┼────┼────┤
│产品产量能力│ │ │ 创汇│ │ │
├──────┼────┼─────┼───┼────┼────┤
│ 总投资 │ │ │ │ │ │
├─┬──┬─┴────┼───┬─┴─┬─┴──┬─┴─┬──┤
│ │序号│ 资金来源 │计划数│实际数│ │合同 │实际│
│ ├──┼──────┼───┼───┼────┼───┼──┤
│ │ 1 │ 国家拨款 │ │ │贷款期限│ │ │
│ ├──┼──────┼───┼───┼─┬──┼───┼──┤
│ │ │ 地方 │ │ │ │ 年│ │ │
│ │ 2 │ 拨款 │ │ │还├──┼───┼──┤
│建│ │ 部门 │ │ │款│ 年│ │ │
│ ├──┼──────┼───┼───┤情├──┼───┼──┤
│设│ │ 其他银行或│ │ │况│ 年│ │ │
│ │ 3 │金融机构贷款│ │ │ ├──┼───┼──┤
│资├──┼──────┼───┼───┤万│ 年│ │ │
│ │ 4 │ 建行贷款 │ │ │元├──┼───┼──┤
│金├──┼──────┼───┼───┤ │ 年│ │ │
│ │ │ 其中:技改 │ │ ├─┴──┴───┴──┤
│来├──┼──────┼───┼───┤ │
│ │ 5 │ 自筹 │ │ │ 备 │
│源├──┼──────┼───┼───┤ │
│ │ │其中: │ │ │ │
│万│ │企业自筹 │ │ │ │
│元├──┼──────┼───┼───┤ │
│ │ 6 │ 利用外资 │ │ │ 注 │
│ ├──┼──────┼───┼───┤ │
│ │ 7 │ 其他 │ │ │ │
└─┴──┴──────┴───┴───┴───────────┘
注: 本表一式 份。审批行、经办行、有关行各一份、
附式十二:年技术改造贷款计划申报表(年报)
单位: 万元
────────────┬──────────┬──────────┬──────
│ 预计年底实际 │ 拟安排下年度计划 │
项 目 ├──┬──┬────┼──┬──┬────┤ 备 注
│发放│回收│新增余额│发放│回收│新增余额│
────────────┼──┼──┼────┼──┼──┼────┼──────
甲 │ 1│ 2 │3 │ 4 │ 5│ 6 │
────────────┼──┼──┼────┼──┼──┼────┼──────
合 计 │ │ │ │ │ │ │
────────────┼──┼──┼────┼──┼──┼────┼──────
1.限上项目小计 │ │ │ │ │ │ │
────────────┼──┼──┼────┼──┼──┼────┼──────
(以下按项目逐项填报) │ │ │ │ │ │ │
────────────┼──┼──┼────┼──┼──┼────┼──────
2.中央限下项目小计 │ │ │ │ │ │ │
────────────┼──┼──┼────┼──┼──┼────┼──────
(以下按项目逐项填报) │ │ │ │ │ │ │
────────────┼──┼──┼────┼──┼──┼────┼──────
3.地方切块 │ │ │ │ │ │ │
────────────┼──┼──┼────┼──┼──┼────┼──────
其中:续贷项目 │ │ │ │ │ │ │
────────────┼──┼──┼────┼──┼──┼────┼──────
│ │ │ │ │ │ │
────────────┴──┴──┴────┴──┴──┴────┴──────
行长: 主管: 制表: 编报行: 年 月 日
附式十三:限上贷款项目情况报告单(季报)
年第 季度
贷款种类: 借款单位:
贷款级别: 主管部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报 告 事 项
一、核定贷款指标累计_____________________ 万元
其中:报告期核定_____________________ 万元
二、贷款发放累计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万元
其中:报告期发放 ____________________ 万元
三、贷款利息发生额累计___________________ 万元
其中:报告期利息额___________________ 万元
四、贷款指标结余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万元
五、累计收回贷款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万元
1、累计收回贷款本金_________________ 万元
其中:报告期收回_________________ 万元
2、累计收回贷款利息_________________ 万元
其中:报告期收回_____________________ 万元
六、报告期止贷款余额_____________________ 万元
七、报告期止逾期贷款余额_________________ 万元
其中:报告期发生额 __________________ 万元
八、年初贷款余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万元
补充资料:
本年累计财务总支出 万元,本年累计完成工作量 万元。报告期止设
备储备贷款余额 万元,其中:逾期贷款 万元。
预计投产时间: 年 月 日
预计还清贷款本息时间: 年 月 日
编报人:
负责人:
开户建行签章 借款单位签章
编报日期 年 月 日 签章日期 年 月 日

注:凡在“410”科目有余额的限上项目填报本单。
本单由经办行按季填报一式四份,报省分行审核后分行自留一份,报总行二份,退经办行一份。报送时间为季后15天内。第四季度上报本单时需经借款单位签章。
附式十四:限上技贷项目基本情况报告表(年报)
┌───────┬──┬─────┬───┐
│ 尚未开始还款│ │已还清贷款│ │ 报告行 年 月 日第 次报告
├───────┼──┼─────┼───┤
│ 尚未还清贷款│ │无还款能力│ │ 审核行 审核日期 年 月 日
└───────┴──┴─────┴───┘
┌───────────────────────────────────┐
│借款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项目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地 址:____________________隶属关系:中央________地方______________ │
│主管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主要建设内容: │
├───────────────────────────────────┤
│开工 计划 预测 实际 │
│日期___年____月 ,工期___年____个月,工期___年____个月,工期___年____个月│
├───────────────────────────────────┤
│概算批准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批准文号_________批准时间__________│
│调整概算(第___次)批准单位__________批准文号_________批准时间__________│
├──┬────────────┬────┬────┬────┬────┤
│ │ │ │调整投资│ │ │
│ │ │总 投 资│ (第次) │预测投资│实际投资│
│ ├────────────┼────┼────┼────┼────┤
│ │ 合 计 │ │ │ │ │
│ ├────────────┼────┼────┼────┼────┤
│ │1.已定资金来源部分小计 │ │ │ │ │

不分页显示   总共2页  1 [2]

  下一页

试论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法治观

刘长秋 谭家宝


摘 要: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们推进发展的根本方法。在我国社会法治化进程中,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法制发展的科学化,必须对法治的内涵保持清醒的认识,为此,应当树立并坚持正确的法治观。以科学发展观为视角,科学法治观应当是一个包括科学法制观、科学立法观、科学执法观、科学司法观以及科学守法观等众多内容在内的综合观念体系。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法治;法治观


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也是当代中国的主题,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为此,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新诠释,是一种全新的科学的发展观,表明我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认识,已经从一般的经济技术层面上升到了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新高度。” 作为一种“着眼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的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揭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正确道路,是指导我们推进发展的根本方法”。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发展并解决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种种问题,无疑将会起到导航灯的重要作用。在当前依法治国已经被确立为我国当代社会主旋律而依法治国也已经被明文载入宪法的背景下,科学发展观对于我们科学地理解和把握法治,树立正确的法治观无疑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从战略目标上来讲,中国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之一是由人治逐步过度到法治,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各个领域实现依法治国。这一伟大的战略目标既需要相应理论作为指导,更需要相应的观念与之配合或为之服务。然而,就目前来看,人们对法治还存在很多观念上的误区,这不仅使我们对法治的理解发生了易位,严重曲解了法治的内涵与意义,且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实现法治化的进程。因此,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探讨能够理性指导我国法制建设的科学法治观,便成为本文的主旨。

一、法治观及其意义

  法治是一种源远流长的学说理论、治国方略和社会文化现象。法治这一概念有各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如“法治主义”、“法律主治”、“以法治国”、“依法治国”、“rule by law”、“government by law”等等。尽管法治作为一种理论学说自它产生的那一天起就具有各种不同的表达方式且颇受人们的争议,但通常认为,现代法治具有或应当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社会内涵:(1)法治意指一种治国方略或社会调控方式,在这一点上,它是与人治和德治相对应的;(2)法治意指依法办事的原则,人人平等地依法办事是法治的精髓;(3)无论作为治国方略,还是作为依法办事的原则,法治最终都要表现为一种良好的法律秩序;(4)法治代表某种具有价值规定的社会生活方式;(5)法治是民主、自由、平等、人权、理性、文明、效益等的完善结合,是一个融会多重意义的综合概念和社会理想。 以法治的上述社会内涵为基点,所谓法治观,实际上就是法治观念的简称,它是对法治理性精神和文化意识的抽象,是人们对法治的态度、信念亦即对法治价值、法治要素、法官等的认识、评价、反映以及要求等的泛称,是法治所有社会内涵在人们心目中的映射与回应。法治观的核心是法治的实质价值观与法律权威观。前者主要是指人们关于正义、自由及平等的看法,后者则重在指人们对法律的感知和信仰。
  法治观对于法治社会的形成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它作为人们对法治理性精神和文化意识的抽象,对法治的实现具有直接的影响。首先,法治观是制度创设与政策变迁的前提。一个国家在法治状态下的法律制度作为上层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归根到底是生产关系的体现与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然而,这种体现为生产关系并为商品经济发展所推动甚至决定的法律制度要成为现实,就必须首先要以法治观念的形式通过人们的头脑。“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全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的。” “就个别人说,他的行动的一切动力,都要通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变为他的愿望的动机,才能使他行动起来。” 就此而言,如果人们不先形成科学的法治观念,就不可能创制科学的法律制度;同样,如果人们不先经过科学法治观念的洗脑,也不可能通过政策迁或制度创新,把一种法律制度提升到一个新的、更为科学的高度。
  其次,法治观还可以起到一种特殊的作用,即弥补法律的缺陷。历史上一直存在人治与法治之争,人治论者反对法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理由就是:法律是僵化、死板且不可能周详、全面和完备无遗的,而人治则可以避免法治的这一缺陷。例如,柏拉图就认为,治国的最佳方略在于贤人治国,而最好的贤人就是了解善或代表知识的哲学家,“用法律条文来束缚哲学家——国王的手脚是愚蠢的,就好象是强迫一个有经验的医生从医学教科书的处方中去抄袭药方一样。” “法律任何时候都不能完全准确地给社会的每个成员作出何为善德、何为正义的规定,也不可能制定出可以绝对运用于所有问题的规则。因此,最高理想的方法并不是给予法律以最高权威,而是给予贤主名君以最高权威。” 一言以蔽之,尚法不如尚智,尚智不如尚学。 现代的不少法学家们也发现了法律的各种缺陷,如僵化性、保守性等等。但法治论者却并未因此就否定法治,他们在承认法律具有上述这些弊病的同时认为,要克服这些缺陷与弊端,最理性的方法绝不是实行人治,而是力行法治,因为人治所造成的危害要远远大于法律上述弊病和缺陷所带来的危害。法治论者指出,一方面,立法者在科学法制观念的引导下,可以不断地制定、修改和矫正法律,为人的自由的实现设定更为广阔的空间;另一方面,司法者与执法者(亦即法律的操作者)可以遵从法律的精神,公正地处理相关的纠纷,解决法律所规定的不周详之处,近代英美等国家所创行的判例法或衡平法就是依据法治观念来克服法律过于僵化、保守等弊病的科学、有效机制之一。
  法治观对法律制度、法治状态的制约首先并主要是通过成熟、健全的公民心态对法律制度、法治状态的制约来实现的。正如欧内斯特•比埃里所指出的:“实现政治自由的最大危险不在于宪法不完备或者法律有缺陷,而在于公民的漠不关心。” “民众对法律、尤其是宪法的冷漠和麻木,最终会导致在冷冰冰的世界里窒息宪法和法律,使宪法和法律成为漠不关心的牺牲品。因而,当人们在谈到法律时说:这和我有什么相干?那我们就可以料定法治的不幸遭遇。” 法律的力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公众的信任:对立法者的信任,对法官、检察官、警察、狱政人员的信任,对法律制度的信任等等。没有这些信任,人们就不会产生对法律的巨大热情,也不可能会把法律奉作神圣的东西并忠诚于法律,从而也不会形成一个法治的社会。

二、科学法治观的主要内容:以科学发展观为视角

  法治观对于法治社会建构的意义是极为重要的,正确而理性的法治观能够引领一国法治化的进程,使其法制建设少走弯路,而错误或感性的法治观则可能会把人们导入歧途,使法制不但无益于社会的发展,反而极有可能成为社会前进的“绊脚石”。因此,树立科学的法治观,将我国社会引向真正的法治之路,便成为我国社会法治化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基础性问题。然而,或许是由于过去长期受人治的毒害以致对法治过于渴望的缘故,抑或是由于我们缺乏走法治化道路的经验的缘故,目前我国公众对法治的认识还存在很多误区,以致于总是有意无意地将法治等同于立法。这客观上造成了我国立法渐愈膨胀的发展势头,已经对我国的法治化进程带来了及其严重的负面影响。在这种背景下,探讨法治观的内容以及科学法治观的基本要求的意义也就不言自明了。那么,何为科学的法治观呢?笔者认为,既然法治是一个融会多重意义的综合概念和社会理想,法治观作为法治所有社会内涵在人们心目中的映射与回应,显然也不是且不可能是一种只包含个别内容的观念。以此为立足点,科学的法治观应当是一个围绕依法治国而形成的、综合的、融会多重意义的社会观念体系,在这一观念体系中既应当包含法制(这里仅指意义上的法律制度)观,也应当包括立法观、执法观、司法观、守法观等多个具体方面的观念与意识。具体而言:
(一)要树立科学的法制观
1.要科学地看待有法可依
  有法可依,是法治的首要要求,是法治观对现代立法在静态法律制度的一个内在要求。要科学地看待有法可依,首先就要树立法治社会必须要有完善的法律可以遵守的这样一种理念。所谓有完善的法律可以遵循,是指国家应当高度重视和加强立法工作,根据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逐步而及时地创制我国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法律和制度,并不断加以完善,使之成为一个健全而完善的法律体系,以使我国的各项工作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具体言之:首先,要有法律可以遵循。在当前依法治国已经成为我国当代社会主旋律的情势下,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很多社会关系都需要借助立法来加以调整。为此,我国立法者应当根据经济社会生活的实际需要,适时地创制法律、废止已经过时的法律或补充、修改原本不完善的法律,以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够得到法制的有效保障,使我国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外等发展理论中的各个方面都能够得到统筹兼顾。其次,所遵循的法律应当完善的法律。当前,依法治国已经作为我国的基本战略方略而被明文载入宪法修正案,力行法治已经成为我国当今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而力行法治的前提首先是要有法律可以遵循,因为只有先有可供遵循的法律,我们才能依照法律的规定去行事,也才能依照法律的规定去实践法治社会这一宏伟目标。然而,另一方面,有法律可以遵循仅仅是力行法治最起码的一个基础性要求;要真正实现法治,仅仅做到有法律可供遵循显然是不够的,力行法治一个更高层次的要求应当是有完善的法律可供遵循。这就意味着可供遵循的法律的内容应当是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的,应当能够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所产生或可能产生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其对社会关系的规范和调整应当是全面而完整的。否则,即便有了可供遵循的法律,我们也依旧无法实现法治——至少是无法实现我们所致力于追求的、真正意义上的法治。
2.要科学看待法律的作用
社会生活本身是无限复杂的,其具体细节更是立法者无法完全认识也无法预料的。“事无巨细的立法不仅会严重地限制人们的自由,而且也会损害法律本身的权威。” 因此,法治并不等于严刑峻法。在这方面,对法律的一种过分功利主义的态度对法治本身也是有害的。所以,无论是作为公众,还是作为立法机关,都必须科学地看待法律的作用,不能把法律看成是能够包治社会百病的良方,认为法律无所不能,立法应无所不在,凡事都依赖法律。事实上,法律作为一种行为规范,仅仅是所有社会行为规范中的其中一种,其功能是有限的,因此,不可能事事都要去立法,而忽视道德、伦理、政策、纪律等其他社会调控规范的建设与运用。此外,目前我国社会正处在由义务本位向权利本位转型的法治转型期,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还存在一些以权压法、以情代法或以政策、乡规民约等消解法的非法治现象。这是转型时期必然会出现的一些现象,我们对此应进行理性的分析,不能因此就认为法律实际上并没有什么作用,更不能因此而对法治失去信心。相反,应当树立这样的观念:就因为现在我国还不是(或至少不完全是)一个法治社会,所以才需要我们为法治社会的目标而努力。
(二)要树立科学的立法观
  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到科学立法。科学立法是法治观对现代立法在动态方面的一个基本要求。具体来说,首先是立法要具有必要性,要适应保障社会关系稳定发展以及实现人与社会全面、综合和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 为此,需要重视立法论证和立法规划工作。立法论证与立法规划是立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其目的是保证立法适合调整现实社会关系的需要,并保证立法的进程与我国的宏观经济战略与社会战略相一致。立法是一项很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它产生于社会的实际需要。当某一类社会关系发展到特定历史阶段时,必然会引发一些新的问题,这时,通常需要国家通过立法来对这种社会关系加以规范,以保障其所引发的社会问题的解决,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然而,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很多时候,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即某一立法看似具备了立法的必要性,但实际上立法的时机还远未成熟,而如果在条件尚不成熟的情况下仓促进行立法,经常会引发更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为了保障立法的科学性,需要立法者在立法之前充分作好立法的论证工作。此外,立法作为国家有权机关制修改和废止法律的活动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需要依据不同阶段的不同需要有步骤、有根据地逐步进行,在什么阶段该立什么法、具体分几个步骤进行这些立法等等,均需要立法者进行合理的规划。否则,在该立法时没能立法或者在不该立法时错误地进行了立法,都会影响立法本身的实效,使立法达不到应有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可见,立法论证与立法规划对于立法工作而言,都是极为重要,必不可少的。根据立法首先应具有必要性的要求。对于应当要创制、修改、补充或废止的法律,应当加以严格论证和科学规划,既不能急于求成、急功近利,也不能保守僵化、裹足不前。当前,随着我国对法制的日渐重视和强化,人们对法律的期望值正在日渐升高,已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我国的立法建设并纷纷就我国的立法建设献言荐策。然而,另一方面,对法律的过高期望同时也意味着我们可能会无意识地将一些本该由道德、政策或其他社会规范来调整的社会关系人为地纳入法律的调整范围之内,使得法律介入一些本不该由其介入的领域,开始变得无所不包。例如,有些学者所提出的我国应当对儿童营养膳食进行立法的建议就是一个很显然的例子,该建议以保障儿童的健康成长为由,主张对我国的儿童营养膳食问题进行立法,但实际上,儿童营养膳食问题能否保障的关键并不在于立法保障的空位或失利,而在于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水平还没有发展到可以为这样一部法律提供现实社会基础的程度。因此,对这类立法建议,立法者显然应当审慎考虑,否则,就无法保障立法的科学性。
  其次,立法的名称要科学。科学的立法首先应当具有科学的名称,对于相同层次的立法,立法者在制定时应当冠以相类似的名称,而不宜在名称上相去太多。然而,就目前来看,我国的现有立法在这一方面做的还非常不足。在法律名称的选择和使用上比较混乱,许多立法文件名称不能反映其法律效力,出现名称同而效力异或效力同而名称异的现象。仅以地方立法为例,当前我国地方立法的明畅可谓五花八门,据统计,有条例、通则、简则、规程、规则、规定、方案、决定、通知、办法、意见和通告等13种之多。如此众多的名称无疑会给人们理解各个立法的效力带来困难,从而影响立法的权威。对此,在今后我国实践法治的过程中应当给予足够重视。
(三)要树立依法严格执法的科学执法观
  严格执法是我国法律实施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科学发展观在现代法治化进程中的内在基本要求之一。由于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中有接近80%的部分是要依靠行政执法来完成的,因此,行政执法已经成为我国法律得以贯彻实施的一个主要方面。而行政执法的上述地位决定了行政执法必然会对我国法律的信用乃至权威及整个法制的实现都带来直接的影响。具体来说,如果行政机关及其司法人员不能够正确行使职权,专横擅断,不依照法律的实际规定办事,甚至滥用职权,以权代法,以情代法,或故意违法执法,则法律最初通过正规程序(即立法程序)向广大人民群众所做出的承诺就会得不到兑现,其信用就无法体现出来,其权威就会受到质疑,而其内容也就会成为空文;而反之,如果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都能够严格执法,依法行政,完全依照法律的明文规定和真实精神办事,则法律作为一种正规的承诺,实际上也就得到了真正的履行。这样一来,就树立了法律“立而有信”、“言出必行”的良好形象,法律就相应地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好感和信任,并相应地树立起了自己的信用与权威。
  从理论上来说,“徒法不足以自行”,法律要得到统一、规范和有效地实施,离不开执法者的严格、忠实执法。然而,由于体制等各方面的原因,目前我国的执法机关中还存在着严重的不适应严格执法要求的现状。例如,人员的素质较差,执法的水平偏低,不胜任执法的需要以及执法纪律不严、不能够对违法执法者加以及时追究,甚至还经常会发生违法执法的情况。这在实践中对我国法律信用的缺失产生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以震惊全国的“孙志刚案”为例,笔者以为,该案所暴露出来的问题首先便是我国执法部门的严重违法执法问题。因为我国1982年制定的原《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中并没有规定负责收容遣送的工作人员可以对被收容遣送者进行毒打,相反,我国《民法总则》中反而明确规定了公民依法享有生命健康权,而为了保障这一权利的实现,刑法中甚至还专门设置了“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等罪名。“孙志刚案”的发生实际上并不是由于我国没有一部《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人员救助管理办法》而引发的,而是由于有关人员无视他人的生命,滥用法律所赋予自己的神圣职权导致的。而该案发生的一个直接恶果就是使人们对我国法律“惩罚犯罪,保护人民”的庄严承诺产生了质疑, 对我国法律的权威及我国目前所力行的法治的目标表现出了失望。所以,笔者以为,加强我国的执法建设,规范我国的执法现状,应成为当前我国法治化进程中最为迫切的重要任务之一,而相应地,树立科学的执法观念就成为当务之急。
(四)要树立公正司法的科学司法观
  树立科学的司法观也是法治观的一个基本内涵。公正司法是我国法律适用的一项基本原则,是我国法律得以贯彻实施的保障,也是法治的具体要求之一。由于司法活动关系着法律内容的实现,所以,它对法治的实现也有着直接的影响。一般来说,如果司法者以法律为标尺,依法公正司法,正确、合理、及时地处理了案件,真正贯彻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等原则,从而平等而公正地保护了广大人民合法权益,则人们会出自本能地去信任法律,依赖法律,并会自觉地将法治作为其所信仰、倚赖并乐于为之追求的理想社会目标与社会秩序。相反,在司法者没有公正司法的情况下,法律所本应具有的保障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就会得不到有效地体现,人们对法律所本应具有良好的感情也就会逐渐淡化,以致会视法为恶法而不愿遵守,从而为法治的实现带来困难。柏拉图在《法律篇》中曾经写道:“立法工作是很重要的事情,但是,如果在一个秩序良好的国家安置一个不称职的官吏去执行那些制定得很好的法,那些法的价值就会被掠夺了,并使得荒谬的事情大大增多,而且最严重的政治破坏和恶行也会从中滋长。”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行的司法改革极大地改善了以往司法实践中相对较为普遍和严重的司法不公现象,但在某些地方,由于司法人员自身的素养及地方权力对司法的不当干预,司法不公问题依旧存在,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法制的实效,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社会法治化的进程。而导致这一问题出现的原因,一方面在于我国所具有特殊人事管理和考评体制(例如,法院等司法机关的财政要受制于各级政府,而且要在退伍专业军人的安置方面承担一定的义务),另一方面则与相关的司法者没有树立公正司法的司法观有着密切关系。为此,在我国今后的法治化进程中,应当高度重视和强化公正司法的司法观念,加强对司法者法治观念和法治精神的培养和教育。
(五)要形成自觉守法的科学守法观
  培养公民的守法意识,在全社会形成自觉守法的科学守法观,是科学法治观的另一个重要内容。从法理上来说,要实现法治,单单依靠立法、执法和司法显然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倚赖人们自觉守法。所谓自觉守法,即应自觉地遵守法律,这也是实现法治的重要内容之一。早在古希腊时期,著名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指出:“法律(和礼俗)就是某种秩序,普遍良好的秩序基于普遍遵守法律(和礼俗)的习惯。” 我国古代思想家也认为:“治之经,礼与刑,君子以修百姓宁。明德慎罚,国家既治,四海平。” 可见,守法是法制运行的重要环节,是显现社会法治化的一个自然要求,守法者对法律的遵守与政府对法律的执行及司法机关对法律的适用是同样重要的。当然,自觉守法通常要求人们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尤其是要具备良好的权利义务观念。具体来说:人们对于权利和义务为何物应当保持清醒的认识;应当知晓自己的权利及其正当性、合法性、可行性以及该权利的界限;应当在法定范围内行动以追求和行使自己的权利,并应当敢于捍卫自己的权利,但不能无视社会所能够提供的物质和精神条件以及社会的承受能力而盲目主张权利,更不能滥用权利;应当对一切合法的权利给予尊重;应当认同自己依法对国家、社会和他人负有的义务,并应忠实地履行自己的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应当主动适应权利主体的要求作出应有的行动;此外,还应当在任何情况下都不逃避和推卸自己的过错,而应当勇于承受自己所承担的法律责任与道义责任。
(六)其他观念与意识
  除以上几点之外,法治还有其他方面的一些要求,例如,应建立规范的法律监督体系、应做好法律宣传和法制教育、应做好立法解释与司法解释工作等等。这些方面的要求对于我国实践法治,贯彻科学发展观,以保证我国经济社会在法制的规范和引导下科学的发展,都是不可或缺的。为此,还需要我们树立科学的法律监督观,正确理解并做好法律监督工作;需要树立科学的法律教育观,有重点、有层次、分步骤地宣传法律知识,有计划、有目标、分阶段地做好法律教育工作;需要树立科学的法律解释观,理性的理解和把握法律的精神与价值,灵活地运用法律……。这些都是我们在我国法治化进程中所应当树立的基本法治观念。

原文发表于《理论导刊》2008年第1期。

刘长秋 谭家宝
(200020 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250104 山东英才职业技术学院法学院)